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学术讲座 | 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的模式与发展道路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5月27日 10:34 |
播放

由人大公益创新研究院举办的第十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模式与发展道路》,主讲人为基督教学者骆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李光伟老师、郑州大学韩恒教授、重庆大学杨宝教授参与了此次讲座的评议和讨论。

骆帅老师主要从4点出发,汇报了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的模式与发展道路。

一、慈善的背景、《圣经》依据及研究方法

骆帅老师在讲到基督教的慈善背景时,从“宗教”、“圣经”、“慈善”、“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圣经》中的思想给了基督徒巨大的影响,并为传统的慈善发展注入了新的因素。《圣经》中有大量的关于慈善的教导,这使得慈善成为了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准则,直接指导他们的行为。

从《圣经》依据上来看,《圣经》规定信徒不可迫害他人,称“施比受更为有福”——这些准则使得基督教的慈善同时具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骆老师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文献法、亲身经历。

二、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骆帅老师从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两个角度对基督教公益慈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每个概念的特征进行总结,最后从“宗教与慈善的边际性和碰撞性”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对理论支撑下的社会实践进行了简要介绍。

三、基督教公益模式

骆老师首先总结了基督教的公益模式,包括:有宗教色彩的慈善基金会、以教会为核心的慈善机构和组织、以圣经理念为核心的公众性慈善组织、以神爱为核心的宗教性慈善捐赠、以服务为核心的宗教性机构。

而基督教慈善的服务对象包括:基督徒、外邦人、大自然。

基督教公益整体性宏观发展的四个视角包括:慈善思想理论、慈善历史、慈善实践、实证研究。

四、浅析中国基督教慈善发展道路

影响中国基督教慈善发展道路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慈善意识与文化、政府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组织内部管理。这四个因素对中国基督教慈善的发展都产生着影响,但不同方面所产生的力度也是有所差别的。

而基督教发展公益的核心发展方向为——合法化身份、专业化技能和去宗教化的慈善。

最后,骆老师总结到,基督教公益慈善发展至今,已经在慈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果。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在维持原有慈善成果的基础上,平衡好基督教公益慈善的宗教目的和慈善目的,摆脱慈善的“宗教化”标签,适应社会政策和环境的变化,是基督教公益慈善在现在和未来所要面临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